• 当前位置:首页 动漫 进击的巨人最终季完结篇前篇

    进击的巨人最终季完结篇前篇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漫日本2023

    主演:梶裕贵,石川由依,井上麻里奈,神谷浩史,细谷佳正,下野纮,三上枝织,谷山纪章,岛村侑,朴璐美,子安武人,花江夏树,佐仓绫音,沼仓爱美 

    导演:内详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第9集

      失忆投捕

    • 第10集

      飚速女神

    • 更新第10集

      无名记忆

    • 更新至10集

      极速星舞

    • 更新至第10集

      花野井君和相思病

     剧照

    进击的巨人最终季完结篇前篇 剧照 NO.1进击的巨人最终季完结篇前篇 剧照 NO.2进击的巨人最终季完结篇前篇 剧照 NO.3进击的巨人最终季完结篇前篇 剧照 NO.4进击的巨人最终季完结篇前篇 剧照 NO.5进击的巨人最终季完结篇前篇 剧照 NO.6进击的巨人最终季完结篇前篇 剧照 NO.16进击的巨人最终季完结篇前篇 剧照 NO.17进击的巨人最终季完结篇前篇 剧照 NO.18进击的巨人最终季完结篇前篇 剧照 NO.19进击的巨人最终季完结篇前篇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NHK総合にて2023年放送決定!

     长篇影评

     1 ) 艾伦和我的人生——永无止境的追寻自由的过程

    很多人说艾伦长大后变了,艾伦的行为处事,价值观确实变了,人从少年到成年总会改变的,但艾伦的初心变了吗,未必。

    少年时的艾伦只有一个目标,就是驱逐巨人以及看看墙外的世界,海的对面对于他来说是梦想,是理想国。这和少年的我是一样的,高中的我认为考上大学后就能自由了,大学生活是我的理想国,所以我高中所有需要做的事就是好好学习,考上大学,非常简单。

    等到艾伦真正看到墙外的世界,发现海的对面不是理想国而是敌人时,他彻彻底底的失望了,也彻彻底底的迷茫了。当我真正上了大学后,明白这个社会残酷的规则后,才发现大学生活根本不是自由。自由的代价太大了,现实中的自由往往与金钱和权力挂钩,而这些在高中时期都因为学习的平等而暂时隐藏起来了。高中时的我崇尚享乐主义,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享受,人就活一辈子为什么要让自己受那么多苦。进了社会我才知道不是你想享受就能享受,有钱才有资格享受。所以我的观念开始改变了,我从躺平者变成逼迫自己努力的内卷者,因为我知道我只有努力,只有先吃苦,先赚到钱了,我才能有资格谈享受,才有自由的权力。这时候我的行为处事和高中时已经发生了三百六十度大转变,但其实我的初心并未改变,从始至终都是为了追求自由。虽然我的努力不一定能带来理想中的自由,但我别无选择,只有在这条不知终点的路上不断的前进。艾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他海对面的梦想破灭之后,他也明白了自由是有代价的,他的选择也是不断的前进,尽管他也不知道会前进到何方,但他别无选择。

    为人生寻找答案,永远是无解的,在这种无解面前,艾伦和我一样,为了一个渺茫的希望在一条不知终点在何方的路上不停的前进,这也是我们对抗这个残酷世界的唯一办法。

     2 ) 自由与命运

    其实巨人的主旨一直都很清晰,从刚开始就一直在追寻的“自由”几乎贯彻了全篇巨人。但是在自由背后的,就是谏山创想讲的另外一个东西—“命运”

    从巨人的历史发展来说的话,其实我认为命运才是贯穿整部作品的一个关键。从始祖尤弥尔开始,因为她本身就是作为一个奴隶的身份,即使后面获得了力量她也没有想过说想要反抗什么的,而是继续选择了臣服。所以才会有什么始祖巨人一定要听王族的话,就是因为潜意识里面尤弥尔认为作为奴隶或许就是她的命运,她不敢反抗。到后来那一箭明明完全不会置他于死地的她却还是死了,就是因为她已经疲于这样的命运,所以选择了死亡,对于她来说死亡就是最好的归宿。这点也有点像艾伦,没有办法屈服于命运也不敢反抗,只能期待他人能带来一些意料之外的希望。所以才会抹去与进击的巨人相关的资料,留下这样一个反抗王权的种子。也就像艾伦留下了其他人的巨人之力,其一就是期待他们能带来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这是我的其中一个想法,另外一个想法就是关于“绿卡”的问题。这边我觉得艾伦完全没有错,他留下巨人的另外一个原因其实应该就是希望所有人类能够正常相处。他希望墙外的人们能够把对巨人的害怕转化成对末世小队的感激从而让他们放下仇恨。这确实是唯一的办法了,牺牲自己挽救其他人。所以我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抓着“绿卡”这一问题一直不放。还有弑母也是,我个人是认为弑母是艾伦到这个现状唯一的办法了。只有断绝了自己所有的后路才能让自己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而且还不用害怕死亡。也才能激励没有看见未来记忆的自己奋力的加入调查兵团到达海边。况且谁能保证艾伦母在未来不会因为其他的战争而更加悲惨地死去呢?所以或许这是艾伦对于自己母亲的一个最好归宿,也可以认为是他把自己一家都逼上了绝路换来恶魔之子们的未来。

    再聊到这一部当中我很喜欢的一段除了汉吉赴死以外就是另外一个小细节。兵长上了飞船后对汉吉说的是 “じゃ”而不是“さよなら”(非日语专业只是个人听说过类似的说法)就是说sayonara是带有永别的意思而兵长没有说这个而是说了じゃ 这是不是也是代表了兵长想要赴死的决心呢?

     3 ) 战争前先杀己方圣母。

    过海前真是神剧,后面我认为是烂尾了,也许结束在眺望海对面,开放的结局会更好。

    作者是不是右翼我不清楚,但他确实重复了很多次恶魔的后裔要不要背负罪责,就像现在的日本人常说要不要背负二战的罪责一样。

    从前挺好奇日本文化,后来觉得日本总是在假装深刻,就像这部动漫,想深入却感觉还是肤浅,战争毕竟是人类几千年都解决不了的难题,或是战争本来就是用来解决难题的,时代、立场不同都会有不同的解读。

    最终季用中国一句古语就能概括,匹夫无罪怀璧有罪,能变巨人就是错,而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战争年代先杀己方圣母。

    看完上篇去看漫画结局,更无语,如果巨人之力可以收回,为什么不直接命令尤弥尔收回或是想办法?不管艾伦还是他哥做的决定和大家的选择,都是基于巨人之力剥夺不了,如果可以剥夺大家肯定都选择这一路径了,至于岛内安乐死或是岛外死八成人么。

    至于立场问题,结局的设定不是岛内死就是岛外亡,护卫队的初衷和责任不是保卫自己的祖国么,为什么几个重要的主角都选择背叛,他们坚持的原因只有圣母的一句屠杀是不可原谅的,可过程又一直说终结地鸣的结局是岛内人被屠杀,我可以理解有一心为敌的圣母,但不理解有这么多,所有剧中的“好人”都是圣母,哪怕作者安排几个主角两不相帮我也觉得现实点。

     4 ) 直接谈立场

    首先声明这只是部漫画,里面的很多情节都是理想化的,绝对化的,我也不想捕风捉影地猜作者想表达的思想,不联想作者借鉴了哪些现实哪些历史,直接从漫画明确表现出来的部分来分析。

    为什么要谈立场,原因如下图

    马来的马迦特元帅在面对让·基尔休坦的为什么要破墙抢始祖的质问时,反过来指责艾尔迪亚。后来为了平息争端,剧情此段开始让有血仇的众人相互理解,并试图和稀泥:两方都有错。

    而事实不是如此,并非所有的战争都是各挨五十大板就能说清楚的。


    先看马来和艾尔迪亚是如何叙述自己的历史的。

    马来说自己两千年来一直受到艾尔迪亚人的奴役,最后终于在九大巨人内战时找到了机会,与战锤巨人联合,将艾尔迪亚帝国赶上帕拉迪岛。在最终季,为了将帕拉迪岛威胁论转变为艾伦威胁论,才承认了其实始祖主动立下不战之约。

    艾尔迪亚的历史其实是通过艾伦在路里读取始祖记忆看到的。尤弥尔获得巨人之力后,一边作为强大的战争机器帮助艾尔迪亚获胜,一边利用巨人之力搞基建发展国家。后来巨人之力自然沿着王室血脉流传下来,之后的巨人内战与马来的说辞一致。

    所以简单来说,两千年的历史就是两个封建王国互相征伐的历史,你抢我一座城,我抢你一座城。双方都不存在对错,既是受害者又是加害者。

    最后艾尔迪亚赢了,奴役了马来。接着始祖离开,马来和戴巴家族掌权。按岛上加上大陆上的艾族人数量与大陆上其他人种的数量对比来看,现在的艾尔迪亚人可以说是处于绝对劣势。考虑到艾尔迪亚人种强大的同化性——即不存在混血艾尔迪亚人,只要沾上艾族基因,就能变成巨人也就是纯种的艾尔迪亚人——这种人数差唯一的解释就是内战确实死了太多艾族人了。到此时马来的正当性依然存在

    但是马来又反过来奴役了艾尔迪亚人,此时他们的政体应该是保留奴隶制的独裁制,敌人也就是艾尔迪亚帝国依然存在,于是他们开始向帕拉迪岛放巨人,这种报复行为持续了一百年。这里马来的正当性就开始崩塌。

    然后就来到了巨人第一季的时间,玛利亚墙被破。为什么一百年来都只敢放巨人,现在敢明抢始祖了呢?因为

    因为马来想借助始祖之力继续维持军事强权,直到完全过渡到不需要巨人之力的科技时代。帕岛威胁论不过是个借口而已,从剧外视角来看,这就是为了抢夺战略资源的侵略战争。虽然最后未能成功,但帕岛损失了五分之一的人口,而马来只失去了女巨和超大巨。同时,帕岛原王室已经彻底被毁,政权也已经重组,马来曾经的敌人艾尔迪亚帝国已经在起义中不复存在。这时已经可以明确马来是加害者。

    时间到第四季,雷贝里欧突袭。虽然说辞变成了艾伦威胁论,但目的还是抢夺始祖,并顺带灭尽帕岛。在戴巴对帕岛宣战后,艾伦变身秒应战。为了证实艾伦的残暴,戴巴不惜故意将收容区内的平民当做人质,并将全世界都拖下水。但是艾伦等人的目标从来都是马来的军事高层和军港,和玛利亚墙破时的性质完全不同,前者是斩首行动波及平民,后者是针对平民引发动乱引出始祖。

    当然这并非指艾伦的行为就是正当的。但就当作是帕拉迪岛和马来大陆的争夺资源的战争,战争的双方,一边是君主立宪制的重组帕拉迪岛政权(女王明显没有实权),一边是保留奴隶制的独裁马来政权,在剧外的角度来看,从保护人权的角度自然要谴责马来。

    综上,基于漫画的理想情况讨论,曾经的封建奴隶制艾尔迪亚帝国已经覆灭,那么在接下来的战争中,马来就是践踏人权的加害者,艾尔迪亚就是受害者。

    而在这最后的剧情中,为了消解艾伦的正当性,为了给他戴上加害者的帽子,不顾逻辑地让艾伦发动全面地鸣开始大清洗。本来只要摧毁军事设施就能结束的战争,被他变成了种族灭绝的杀戮。究竟是不是艾伦一直有反社会人格,还是他就是不会思考的“自由的奴隶”,具体要看完结篇后篇的剧情,不多赘述。


    另外一个问题,究竟是不是反战败:

    这个女孩的妈妈在玛利亚墙破时死去,她究竟要向谁忏悔呢?

    女孩说的话,主体都是自己的母亲,就单指母亲一人,而与她对峙的贾碧,矛头直指“你们艾尔迪亚”,指的是从古至今所有艾尔迪亚人。

    其实,在涉及家国大恨时,恨的是抽象的人,而不是具体的人。这个女孩母亲例子中,她的一生没有直接或间接犯下战争罪行,没有以任何形式支持宣扬过战争,也没有享受过战争带来的任何红利(没人会把被清除记忆、被关进高墙还要天天受到墙外巨人的威胁的生活当成福报吧),那她自然不用向任何人忏悔,她是无罪的。

    但宽泛来讲,以前的艾尔迪亚人确实是有罪的,活着的人铭记历史,为了不再犯同样的罪,是艾尔迪亚人这个群体需要为祖先的罪忏悔。

    而对破墙三人组则完全不同,他们亲手执行了战争罪行,害死平民和调查兵团的人无数。调查兵团与他们的恩怨不仅是家国大恨,更是个人私仇,当然针对的是他们具体的人。

    可叹的是,从13年到23年,10年过去观众都还记得他们的罪行,但身为亲历者的剧中主角们好像忘记了。

     5 ) 自由你妈呢自由个没完?你的自由就是建立在全人类的痛苦之上? | 谏山创想创造并传达一种“赎罪无用”的氛围,看他多成功啊

    谏山创肯定是有想给战争后的一些行为洗白的嫌疑,我不否认巨人是一部反战作品,因为从墙内的秘密被揭开后,有很多篇幅是在传达战争的残酷。(这可以看作是这部作品反战成立的地方。)但我也同样不否认里面想传达的其他思想。谏山创到后面一直在传达一个思想,有罪的后代,这份罪恶感是不是要被延续? 从萨沙在村庄里救的那个小女孩那段就已经开始了,看得出来谏山创是有多想忘掉这些“侵略的历史”。他那套强盗逻辑通俗点讲,就是犯下的过错已经犯下了,竟然无法赎罪,那就选择不赎罪。甚至于说,马莱大陆的艾尔迪亚人原型是其实是他在嘲讽二战后的德国。现实生活正是德国正视历史,日本当做没发生,而战争刚结束的时候,赎罪的德国遭受的苦难要比日本多得多,好像蔑视从前的一切错误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日本人对战争的看法还真是和帕岛一致哈。) 事实呢?

    他让马莱大陆艾尔迪亚人的一些行为看起来像犹太人,但实际上遭受的苦难也都能对应到战争刚结束在赎罪的德国人。荣誉马莱人更像是暗指德国,荣誉马莱人的条件,一是为马莱创造价值,二是真正认清自己的地位并且赎罪;二战后虽说民族遭受了灭顶打击,但德国花了不到20年就重建了柏林,恢复了国家水平,迅速发展在欧洲的经济,且真正的面对先祖的罪行,那在所有欧洲诸国眼里,他们不就是荣誉欧洲人吗。而犹太人的复辟行动更是轰轰烈烈持续了2500多年,其中遭受的困苦也是有目共睹。谏山创在把两个战争中敌对的民族融合成一个受难者,告诉大家,战争中即便一个民族对另外一个民族的迫害选高于另一个民族对这个民族的伤害,我们同样是受害者。

    这里如果太过隐喻的话,最简单的就是想表达这点的地方就是,马莱元帅和兵长他们争论到底是谁的错,最后却各打五十大板,马莱和艾尔迪亚人都有错那里。

    //movie.douban.com/review/15020036/ 可甚至于说现在人们已经开始反思德国战败后,其他战胜国对德国造成的伤害时候,日本还是一副二皮脸样子供着个靖国神社,我无所谓,你随便骂,我不承认。因为我们也算是受害者。他这么做完全是为了给自己那份惊世骇俗的言论开脱,不承认自己先祖的罪行,且让加害者率先当起受害者来。加害者当然同时可以是受害者,但不是抢在真正受害者之前。

    就像电影《地雷区》一样,那些十五六岁的小孩被强行应征当兵,战争结束后却要去赎罪拆他们父辈埋下的地雷,他们真的有罪吗?不,他们是仇恨上升的受害者,可又要怎么跟这些战争中在德国手下幸存的人说,…“嘿,这些德国人其实也受害者……”这些事情确实是需要反思的,但不是抢在真正受害者之前。

    他在试图表达这样一种观点——你不能只指责“艾尔迪亚人”,战争的发起者,这个世界的破坏者,我们所承受灾难的始作俑者,你要指责就指责所有人,因为所有人都是有罪的,早在“艾尔迪亚人”之前世界就有战争,要忏悔我们就一起忏悔,要赎罪就一起赎罪,要不然就我们是没罪的,我们也没必要赎罪。 想把道德上升到至高点,抛开所有层面去谴责原初之罪,可后面犯错的人哪一个不是有所选择,照这个想法,所有人都不用承担责任,只要我们犯错,就把这些错怪到生物诞生之初最开始变坏的细胞上去,没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他需要创造一种赎罪无用论来取得观众的怜悯之心,好借机洗白加害者曾经犯下的错。这么做的目的也是为了造就一副赎罪者会获得更凄惨下场的场景,印证自己的观点,即使赎罪了也无法善终,更何况我们“无罪”呢,让大家觉得: “看!我们都这样做了,我们是被逼的,我们不赎罪其实是有原因的。不论赎罪与否都是要受到迫害的!” 他所创造的马莱人的作死苛待赎罪者又是另外一种赎罪伦的极端形态。但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非要让人类在一条路上走死,而是像太极的阴阳调和。 我觉得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让一个真心赎罪之人赎到死,即便再冷酷的人心中总有温暖的地方,但总什么都没做,从未真正忏悔过,就自己先原谅自己了吧。这是什么刘鑫行为。

    仇恨肯定没有必要被延续,但也不应该像他里面说的,这份罪恶与后代毫无关系从而被忘记;每个人都想好好生活那是当然的,但是苦难真的要被忘记吗?结合日本本身来说,罪恶不被承认就想着怎么能去忘记,去更好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混账行为。所有东西都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逃回墙内始祖巨人篡改民众记忆又自以为是的赎罪就很好的诠释了这种思想,想涤清已经犯下的错误到,最好的办法就是视若无睹自身的罪行,然后让民众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因为无知,所以无罪,因为无罪,所以不用忏悔,王真是好一座活佛,自己把自己超度了;顶层的错误让所有人买单,还要洗脑群众借底层之口把脏水泼回受害者身上去。高呼——“我们真的无罪啊!”好一出可歌可泣的悲剧🤣,身为无罪的个体当然可以说自己无罪,可如果身为罪恶的整体还能这么说吗。 《景观社会》里有一段话,大体意思是这样的——不论一个人是是否知情、愿意、做出选择,他早已经成为了这其中的一部分。 这个体系有罪的,个体也会是有罪的,最终是需要有人来面对的。 明明放下仇恨和铭记苦难是不应该冲突的。苦难被忘记的话就是对生者和以往受害者最大的一种亵渎,仇恨不该被延续和苦难不该被忘记并不冲突,铭记这些历史的错事并不是亳无意义的赎罪,并不是无用,而是正确的看待这些事情,这是毫无争议的事实。苦难该被所有人铭记,然后不要再发生!正视历史才是拨乱反正的开始,正因为如此正确的思想教育才难能可贵。 谏山创试图把这两面对立,试图表面中庸,可骨子里非黑即白的价值观是如此幼稚。这种做法,我不能理解。所以结局才如此之烂,为了所谓的震撼人心搞极端让前后如此不隽永,那我只能说,谏山创你确实做到了。当初有多喜欢大概后来就有多失望吧。只觉得能为这种结局欢呼雀跃那才真的是大地恶魔。 关于艾伦,一个追寻自由的人从来没有自由过。除了高举“赎罪无用”论的大旗以外,谏山创最喜欢拿自由包裹一切艾伦的行为。我让人吃妈——因为我想要自由,我要种族灭绝——因为我想要自由,我要搞到自己众叛亲离——因为我想要自由。自由这个词在谏山创这里太好用了,因为可以提供无限的解读,所以他也就不用费心思再琢磨艾伦究竟背后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不论怎么样一句自由带过,剩下的你们观众自己全武行擂台pk去吧。高呼那么多虚无缥缈的自由结果到最后最想要的还不是三笠的感情,甚至于可以爆出来一句“这种事情不要啊!”这种旷世金句。 有些事情不是不可以做,或许身为一个人类真的人们是不屑、人们不想、人们不愿,人们不能。不是什么事情套上自由的外衣都可以显得那么理所当然。自由不是光靠嘴上说说的,会给他人造成困扰的自由也不叫自由,叫发神经。 巨人前期是神作,但看到后面还能继续说它有多神的自己都不觉得尴尬吗。

     6 ) 对漫画的简评

    先说一下结论,地鸣篇之前毫无争议可上神坛,地鸣之后的结局,有瑕疵,但并不至于让它跌落神坛。

    整部巨人,可以说是一部少年屠龙的寓言。因此前期的巨人,就像任何一部此类作品一样,显得热血但儿戏:悲惨的少年勇敢踏上了屠龙之路。然后,这部作品进入了真正深刻的主题——龙就是人,人也可成为龙。我和我的敌人,本是一对兄弟,换一个处境,我会是他,他会是我。仇恨的螺旋究竟如何终结?歧视、恶政、奴役、屠杀,上千年的罪恶怎么才能偿还?没有人想在森林里继续徘徊,但这森林是否真有一个出口?

    谁也能看出,这是千古难题。因此到了结局,少年发现其实没有龙,龙只是诞生于人心中的善和恶,而人心从来不会统一,他和他的同伴即便经历了同样的事件,心里的理想世界终究有不同的模样。所以,现在他们要开始彼此杀害。

    巨人在地鸣篇之前,是思想深刻的作品,塑造了很多鲜活动人的角色,有很多振奋人心感人至深的桥段,也有绝美的感情。但到了结局,我突然意识到谏山创真的有创世神般的冷酷。

    他不肯给巨人增添一点幻想的要素,明明白白告诉读者这不是一个有英雄、有好结局的少年漫画。他像是在说:我提出的那些问题,我无法给出任何答案。乌托邦哪里也不存在,所有角色在各自的价值观驱使下,动用自己所有的资源去奋战,这样的战斗有一万种可能的走向,我从中挑出最惨烈的一种,给你们看。

    他只是在描摹现实,很有趣,在如此怪力乱神的设定下描摹现实。没有神明,没有恶魔,没有屠龙者和龙,只有人和人。所有的人都会痛苦,会挣扎,会为自己想要的未来做出选择,因为“我们已经来到了这个残酷而美丽的世界”。

    他处理得当然不够好,不然读者也不会反对声那么大。巨人前期他说主角艾伦就是剧情的奴隶,结果到了最后所有人都成为了他想要讲述的这个寓言的奴隶。

    巨人刚完结的时候,我非常困惑,无论如何不懂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灭世的结果,谏山创明明写反战写得那么好,为什么会让巨人变成这样?到今年,我的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突然觉得我可以理解了。

    或许对谏山创来说,漫画从来不是对现实的逃避,也不是用来表达他的美好愿望。巨人里当然有对不同价值观的臧否,可是在某些价值上,人或许永远无法达成一致。而他没有从中挑选一种,让它得到胜利。

     短评

    究竟什么样的结局才配得上这一路的颠沛流离。只怪成长的历程太热血,使我们忘记了这原本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如果说《恶魔之子》是艾伦对三笠的表白:世界如此残酷,依然选择爱你。那《under the tree》就是三笠的回应,笼中鸟与花上蝶,到死都是艾笠人😭😭😭(此外换个角度想,MAPPA分这么多次放出,可以让完结来的晚一些,op和ed再多一些,毕竟看完巨人是找不到替代品的,无尽的空虚如何弥补啊)

    5分钟前
    • NO1AN
    • 力荐

    前篇的意思是还有后篇是吧

    9分钟前
    • 李得民
    • 力荐

    时隔十年,巨人的基调已经完全不同了,自由是悲剧,热血是信息不对等的无知,反抗高墙是自相残杀,建立高墙是愚民保护,自以为的正义战争是屠尽异己,耶格尔怀揣着帕岛新时代的空头机票刚开始就已经要草草收场。

    10分钟前
    • 苏勒
    • 推荐

    今年能跟进击的巨人最终季完结篇前篇挣最佳动漫的只有进击的巨人最终季完结篇后篇了

    12分钟前
    • 👏
    • 力荐

    觉得烂尾就觉得烂尾,觉得不好看就别看,想打一星就去打。但是能不能不要一边痛骂烂尾打一分,一边还质疑别人是煞笔烂尾的东西还还吹?只允许你觉得烂尾在那骂,不允许别人换个角度思考观看和怀念情怀?还有的质疑别人阅片量少才给巨人打高分,这样的人真是可悲,井底之蛙却笑话飞鸟没有你那一个洞大小的“广阔”天空。尊重个人看法,但你个人看法的到尊重了还要去ru和你看法不一样的算什么东西啊?痛骂这么久了,说的话还是一模一样互相攻击,最后都不愿给巨人一点和谐空间的吗?ps:把熟肉看完了,一个小时刷一下就过去了,窒息压抑一点也ttk不起来。两任调查兵团团长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有着同样的死法,tkt响起来的时候梦回阿尔敏被烧成焦炭时候的感动,但是韩吉桑没有机会复活呀(悲悲悲)整部的压抑在韩吉落下那一刻化为我的悲伤大恸。

    15分钟前
    • 眶眶
    • 力荐

    成年人所面临的选择不是苹果香蕉吃哪个的问题,而是你妈和你老婆同时掉河里你只能救一个的电车难题。谏山创给的结局实际上是完整自洽的,只有理解了艾伦的性格才能真正理解巨人的结局。从看似运筹帷幄的19伦登场开始,观众误以为艾伦是一个可以不择手段挑战历史周期率的宏大叙事民族英雄,实际上他只是一个格局很小,极具后现代东亚人精神,只在乎自己身边人,为了自己所爱之人可以牺牲世界的小民尊严普通人,但讽刺的是他又很有正义感。这样的人被扔到了残酷的生存抉择下,在自己爱人们的自由和数以亿计人的生命中选择了前者,内心的愿望和道德感冲突,最终被逼到精神崩溃。

    17分钟前
    • 土帆十四郎
    • 力荐

    韩吉赴死这段太震撼了,音乐画面都无可挑剔,死者的意义将由生者赋予,濒死的弗洛克哀求救世小队不要去杀艾伦,只有恶魔才能拯救帕岛。站在云端的艾伦感叹这就是自由啊,却做着灭世的行为,真是无比讽刺。ed出来的时候差点泪奔,艾伦,这条通往地狱的路,大家都会陪你一起走完

    20分钟前
    • END
    • 力荐

    看完第一集踏平马莱+韩吉赴死,mappa我给你一个大写的YES!我TM直接一个满分奉上!

    23分钟前
    • FrancoisG
    • 力荐

    扭曲到极致的自由,一生追求自由的艾伦,最终还是沦为自由的奴隶,沦为仇恨的载体,这最终章的作画质量惊人的好,太配得上这史诗般的作品和结尾了

    27分钟前
    • 皇丛
    • 力荐

    不要……不要去……岛上的……人……会被杀,我们的……恶魔,唯一的……希望。《进击的巨人》的史诗级烂尾,是无可争议的事情,但凡是那批当初追139话出来的人,都知道那天的烂尾结局给所有人带来了多大的震撼。那些被提纯的极端粉丝,也别在那岁月史书、颠倒黑白,然后嘲讽别人不懂欣赏这烂尾结局。至于动画党,他们肯定早就知道漫画的烂尾,于是抱着低预期去看,再加上还没做到烂尾的地方,所以观感不会差。

    31分钟前
    • 爱笑男孩杰乌索
    • 推荐

    虽然还没有播,但是我乐意(播完了,我更乐意了)。只希望梗小鬼滚远点,瓶子君滚远点。巨人最恶臭的两个梗一个是马莱绿卡,一个是“这种事情不要啊”都是瓶子君发扬的,他的傻逼就好像不知道马莱已经没了和艾伦后面“请不要告诉三笠,我希望她幸福”的话一样。原来在流量面前,热爱也可以一分不值-谁再私信找骂,谁就是瓶子君儿子

    32分钟前
    • 循环的夏日信使
    • 力荐

    《进击的巨人-最终季》《进击的巨人-最终季-part2》《进击的巨人-最终季-完结篇-前篇》《进击的巨人-最终季-完结篇-前篇-part2》《进击的巨人-最终季-完结篇-中篇》《进击的巨人-最终季-完结篇-后篇》... 《我...》

    35分钟前
    • 呆小白
    • 推荐

    几最终季以来首次超越原作的改编,真心得要感谢制作组对这个故事深刻的理解和无比的热情,最后一首under the tree完美的开启了故事的终局

    39分钟前
    • lOoK At mE
    • 力荐

    阿尔敏和亚妮的戏份,恶心到我了

    42分钟前
    • 😄+💧=😅
    • 推荐

    五星献给韩吉团长。她就像是艾尔文团长与阿尔敏的合体,用自己的牺牲为众人争取时间。她在巨人之间穿梭、横扫、燃烧,犹如樱花一般璀璨、绚烂。果然,当她真的飘落在地面上,艾尔文带着死去的士兵们出现了。身边的一切如同天堂一般。死亡不是终结,可以赋予意义,为曾经冲锋过的英魂、为继续前进的战士。

    44分钟前
    • 居无间
    • 力荐

    目前人生阶段最震撼的一部影视剧,一次观影体验,将来也很难有来者。

    48分钟前
    • 星火XINGHUO
    • 力荐

    巧了不是,13年。那时的《三体》只是刚刚出圈的小众佳作,什么“降维打击”“思想钢印”的说法刚刚萌芽;《复仇者联盟》也刚刚有了雏形,还没有动不动就什么“宇宙”的说辞;周杰伦终于在连续十二年发了12张专辑后用一张所谓的《新作》若有若无的回归到了人的音乐世界。那年的动漫圈,依稀记得只有一部霸番。那年,我还在上学,虽然百无聊赖但觉得未来还算不错,只要稍微努力,感觉一切都可以的。那年的英语视听课,那位感觉故事很多但又寡言的女老师刚上课就放了一首《十年》,点了一圈同学,最后问到坐在角落里自娱自乐的我什么感受?我承认,我忘了具体的回答,因为我没什么感受。但十年后,我知道,我有了看番还是番的感受。但大部分,都变了。

    53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马趴做的这个真的配得上五星吗???分镜运镜节奏也太奇怪了吧!尤其韩吉赴死那里看得我想骂街,甚至感觉漫画都比动画做出来要震撼!我是认为没有烂尾的,三星吧,希望下篇好好发挥……

    56分钟前
    • 温行
    • 还行

    #906看过。中间看哭好多次。地鸣太震撼了,无处可逃的天罚,降临在每个角落,没有阳光,只有阴影。这就是憎恨堆积的世界。当大人们承认把子女当成复仇工具,我突然意识到生育的可怕。每个人可以控制一个弱小的人类,就像我们的家庭,谁能跳出这种权力的掌控,给子女彻底的自由?我不敢生孩子。韩吉之死,弗洛克之死,还有无数百姓之死,悲剧色彩更加浓厚,天堂幻觉一整个爆哭,多年以后,不知道为什么献出了心脏,只能说一句辛苦了。可笑的是,对自由的理解也是自由的,谁能绝对自由?杀了我,才能阻止我。活着是惩罚,死亡是解脱。Ps:谏山创「这样就可以了吗艾伦?我都按你的要求写了,可以了嘛!艾伦!

    58分钟前
    • 读诸子宜秋
    • 力荐

    音乐一起,我眼泪就出来了。再见了,韩吉。

    60分钟前
    • DONT_BOTHER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